1、教学目的
【常识与技能】
初步认识能量的定义;了解动能与影响其大小的原因;了解容易见到的两种势能及其影响原因;可以借助动能和势能讲解日常一些容易见到的问题。
【过程与办法】
通过察看,初步认识到动能和势能的存在,在探讨实验中总结总结出影响动能大小的原因,体验控制变量法在物理研究过程中的应用,掌握从现象中发现本质。
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】
在实验操作的过程当中,培养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。
2、教学重难题
【重点】
动能和势能的定义及其影响原因。
【难题】
实验探讨动能的影响原因。
3、教学过程
环节1、导入新课
由教师朗诵李白《望庐山瀑布》中的后两句:飞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银河落九天。让学生讲解诗文大意。教师提问:大家在瀑布下会感觉到水巨大的冲击力,但在淋浴时却不会有这种感觉,这是为何?学生疑惑,进入新课。
环节2、新课讲授
1.能量的定义:
复习功的常识,向学生介绍能量的定义
为了加深学生的对功与能关系的理解,向学生类比,一个工人能搬一百块砖,就说他具备这种本领,并不是是要搬砖,正在搬,已经搬了砖。同样能量表示做功本领大小,可以用做多少功来衡量,物体可以做功,并非必须要做功,更不是正在做功或已经做功。
2.影响动能原因:
教师出示图片:流水发电,风可以推进风车,子弹可以击穿木块。学生总结一同特征:物体均在运动。教师解说动能定义并提出问题:动能与什么有关?
【猜想】教师继续出示新闻报道引导学生猜想:
①1990年沈阳开往上海的195次列车,经过上海分局管辖的沪宁线103区段时,忽然从列车左翼车窗飞出一只馒头,砸中铁路职工,当场将它击昏。
②扬子晚报报导,南京郊区,一辆运载生猪的拖拉机,在横穿火车的轨道时忽然抛锚熄火,正好北边驶来一辆列车,火车司机发现后紧急制动,到达拖拉机前面速度已经非常慢,但还是将车内的生猪撞死不少。
【实验设计】猜想后引导学生以实验探讨影响动能原因,师生一同总结研究对象为动能、水平和速度。由学生回答实验中用控制变量法。
小组间讨论怎么样直观体现物体动能大小,最后教师总结转换法。
环节3、巩固提升
视频:2003年十月16日神舟五号成功返航,着陆过程中时动能势能怎么样变化?
环节4、小结作业
小结:学生总结本节课要点。
作业:探讨动能影响原因实验时,物体的动能是如何获得的?
4、板书设计
5、教学深思
h3中公教师题库上线啦!点此进入题库,大量题,随性刷!
h3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(h3中公教师考试h3)
h3回复h3我要过面试h3下载试讲教材(含音频)+答辩+结构化资料